盘点31省份今年以来预算调整:9月是重要观察窗口

经济
  • 第一财经
  • 2022-08-12 14:42

  积极财政政策加码势必关系财政收支变动,而这需要经过预算调整这一法定程序。今年以来,在疫情等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下一步各地财政政策如何发力稳经济,市场紧盯各地预算调整中的数字变化。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团队梳理发现,今年31个省份均已完成首次预算调整,绝大多数地方预算调整是常规的调增举债额度,但财政收支承压下,部分地区加大“节流”力度、更多投向“三保”等。

  赵伟告诉第一财经,随着收支平衡压力加速显现,后续类似的“开源节流”、加码“三保”等收支结构调整应该会增多,尤其是财政收支压力比较大以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

  “后续收支总量的调整目前来看使用过往债务剩余限额可能性比较大,可能需要关注多在9月下旬召开的下次各地人大常委会会议。”赵伟说。

  收入下滑但调整收入预期并不多

  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体现在大规模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这在给企业减负同时,短期会造成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增加举债等,加大财政支出,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民生。

  由于各地当年预算一般在年初制定,而具体退税减税降费政策以及地方举债规模在3月全国两会期间才能确定。按照新预算法,地方增加举债数额,或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都需要进行预算调整。因此3月份之后,各地都会逐步调整预算。

  赵伟发现,今年地方首次预算调整与以往类似,多为新增债务限额下达后的收支总量调整。

  比如,第一财政大省广东在今年4月下旬调整预算,主要是财政部下达了2417亿元新增债务限额后,当地举债额度增加从而增加预算总支出,需要调整预算。

  为了稳经济,今年地方发行新增债券集中在上半年(超过4万亿元),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发挥了债券资金扩大有效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当然也有少数地方因为受到疫情等冲击,需要对预算收支进行相应调整。

  比如,重庆今年首次预算调整方案称,综合减收预测和补助情况,重庆市级存在财力缺口。为了应对减收,重庆拟采取更大力度调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对市本级财力安排的支出预算,除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外,合计调减50亿元。这笔钱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下半年平衡减收缺口。

  另外,苏州市,深圳盐田区、龙岗区等也因受疫情冲击等调整收支,在预算调整中增加了抗疫等支出。

  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以及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罕见出现下滑,而楼市低迷又导致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明显加大。不过上半年像重庆等因收入下滑而进行地方预算调整地方相对较少。

  赵伟表示,因为目前地方的财政收支差额尚能由转移支付和专项债资金等补充,所以超常规的收支总量调整还没看见。

  今年为了支持地方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以及保民生,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增至近10万亿元,增速创近些年新高,这也减轻了地方财政收支压力。

  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曾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前调减支出预算并不普遍,这是因为地方年初预算非常谨慎,不少支出都是强制性民生支出。随着疫情的缓解、防疫政策更精准,6月份及其全年的经济复苏为地方完成全年收入预算创造了条件。

  多位地方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预计下半年会根据当地财政收支形势进行预算调整,从而做到预算收支平衡。

  9月预算调整受关注

  一般来说地方每年会有2次至4次预算调整,其中9月前后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可能是预算调整的重要时间窗口。

  7月28日,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其中“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的表述,受到市场关注。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认为,目前专项债还有约1.5万亿元存量额度,为了缓解财政资金不足,发力稳经济,预计下半年部分地方会动用部分额度发行专项债,而这需要报地方人大通过调整预算来批准,并经过财政部备案同意实施。

  赵伟认为,伴随财政收支压力加快凸显,使用过往剩余限额或是专项债“加量”的潜在途径,8月底至9月或是重要观察窗口期。

  近期不少地方已经在申报第三批专项债项目和2023年专项债项目,申报领域除了交通、市政等9大领域外,还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纳入申报范围。这是为下一步专项债发行做好铺垫。

  此前市场上对财政增量政策预期中,还包括增加财政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而这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

  赵伟表示,与地方每年例行预算调整不同,财政预算调整则频率较低,历史上仅有5次,涉及赤字调整的3次均发生在8月下旬,为增发国债。

  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加大财政支出力度,1998年、1999年和2000年财政分别扩大财政赤字500亿元、300亿元和500亿元。

  不过随着下半年经济稳步复苏,退税减收因素逐步消退,地方财政收入降幅逐步缩窄,是否会发行调增赤字增发国债或者发行特别国债,仍有待观察。

  不过近期预算外资金力度明显加码,使得发行国债或特别国债概率在减小。

  为了稳增长给企业纾困,已经明确,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来支持基建扩大投资。支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增加民航应急贷款额度1500亿元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另外,今年新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1万亿元以上。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陈益刊

编辑:tahong

图片来源:

本文链接: https://www.southeconomy.com/economy/1229.html

免责: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南方经济网原创或编译,转载注明“来源:南方经济网”和文章作者,南方经济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标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南方经济网立场。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声明:阁下应知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仅供参考,不能做为投资或行为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关文章

资讯

原创

荐读

  • “社牛”魔方,成为北京品牌畅行全球的“魔力” “社牛”魔方,成为北京品牌畅行全球的“魔力”

    6月24日,北京汽车年度战略车型魔方“官宣”预售,全系6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10.29-15.39万元,同时,北京汽车为此次预售提供了6大福利彩蛋,并联手人民电竞发起北汽魔方杯·人民电竞超级联赛王者荣耀挑战赛,引爆细分市场的全面期待。不仅如此,7月,魔方国内上市后,还将迅速进入海外市场,成为北京汽车国际销量连年递增的重要驱动力。数据显示...

  • 以算力构建未来 2022广电五舟信创生态赋能大会在穗开幕 以算力构建未来 2022广电五舟信创生态赋能大会在穗开幕

    在数字时代对算力需求大幅增长的信创产业环境下,为更好地共筑信创产业生态圈,6月17日,以“智算新生态,五舟创未来”为主题的2022广电五舟信创生态赋能大会在广州盛大召开。本次峰会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汇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业界精英,以及众多产业生态链合作伙伴,围绕智能算力新趋势、共建新生态价值体系、算力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元宇宙应用展...

  •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中山启动,全城打造沉浸式体验“非遗嘉年华”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中山启动,全城打造沉浸式体验“非遗嘉年华”

    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中山)暨石岐龙舟文化周在中山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中山市人民政府石岐街道办事处、中山市小榄镇人民政府承办...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