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理解含义,你了解吗?
- 互联网
- 2020-07-01 22:57
数字货币对于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作为一个投 资者来说是非常的熟悉,那么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理解含义,感兴趣的朋友进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个人理解
在技术上来说,央行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比特币,还有脸书的天秤币之类差不多,都是运用了部分区块链技术和信息加密技术。
不过央行数字货币肯定是中 心化,就是政府肯定会有一个中 心信息汇总平台把控着。
从风险角度来说,肯定是央行数字货币安全度高,不只是安全技术后备军庞大,(毕竟有支付宝趟了一遍雷),而且它是和现金挂钩,而且有国家信用背书。
背书是票据知识中的名词,通俗理解就是有人不太相信这张票据,第 三方就在这个票据后面签字表示对票据效力的支持。
其他几种虚拟币没有一个是以国家引用背书的,都是企业发行,个人发行,万一破产跑路就又都成被割韭菜。
从发行形式来看,跟掌上银行或者支付宝差不多吧,目前也没有个具体信息透露。不过说是可能不联网也可以支付。
从民众收益度来看,说实话,目前看我觉得没有支付宝收益实在。但这也是有原因的,央行数字货币说因为账户中的货币与现金挂钩,支付宝中相当于存款,所以有收益。嗯…好像差别不大啊?
我估摸着现金挂钩的好处可能是提额度比支付宝大。后续可能会有一些理财方案出台,毕竟没有获益怎么能吸引民众呢。我觉得说不定未来几年这可能也会带来一场**理财领域的热潮。
国内意义,其实也是被其他虚拟货币逼的了,因为主动权不能给别人,毕竟数字货币是平台决定发行政策,汇率会变,发行量会变,这是在抢央行的活……另外,好像洗黑钱也不方便了,制假贩假币要失业了…
从货币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比较二者的宏观含义
货币需求:流动性资产是关键
从需求来看,货币有三个功能:支付手段、储值手段(安全性、流动性资产)、记账单位(**尺度)。不同的货币工具在这三个功能上呈现的强度有差异,主要源于是否产生利息,利率越低作为支付手段的属性就越强。传统货币有两大类:现金没有利息,消费者为了支付便利(及时流动性)放弃利息收入;银行存款有利息,其作为流动性资产的属性更高些。电子货币(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类似现金,但作为支付手段比现金更便利,有替代现金的作用。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讨论,是否付息成为关键,影响人们对央行数字货币的需求。如果不付息,央行数字货币类似流通中的现金。从媒体报道看,中国央行研究发行数字货币的初步计划是维持央行和商业银行的二层结构,零付息,主要体现货币的支付手段功能,类似现金,所以其主要目的或者说客观效果是取代现金流通。学术界和国际上其他央行的讨论似乎还有比较大的分歧,没有排除央行对数字货币付息的可能,形式来讲等同于非银行部门(企业和个人)在央行开账户。付息的央行数字货币类似国债和银行存款,对其持有人来讲是一种流动性资产。付息与否对宏观经济的含义可以说有天壤之别。
仅仅作为支付手段,虽然数字货币提高人们生活的便利,但宏观影响很小。这是因为人们对支付手段的需求是经济活动的结果,不是原因,反映经济活动产生的交易需求。如果经济好,交易需求强,对现金的需求增加;反之则反之。举一个简单例子,假设某一个月单位发工资不是通过银行转账而是现金,我们不会因为现金多了就增加消费,消费需求取决于整体收入和财产状况。同理,我们用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支付并不改变我们的消费需求。对宏观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是对安全性/流动性资产的需求,因为其可以成为经济活动变化的原因。比如贸易摩擦增加不确定性,人们追求安全性资产,导致安全性资产价格**(无风险利率下行),风险资产价格下跌(信用利差**),进而影响消费和**需求。央行可以增加基础货币供给来满足私人部门对安全性资产的需求,也可以通过降低无风险利率来减少安全性资产的吸引力,结果都是对风险资产价格有支持作用。所以,如果央行对数字货币付息,就多了一个货币政策工具,而且比传统工具效率更高,这是因为央行数字货币直接由非银行私人部门持有,央行的操作直接影响非银行部门的行为,而不必通过金融部门(现在的基础货币,除了现金之外,准备金由金融机构持有)。
货币供给:财政 VS 金融
从供给端来讲,货币通过什么渠道发出去,对经济有重要影响。现在的广义货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商业银行,银行存款由贷款创造,货币扩张对经济的影响首先是贷款的量和投向;另一个是央行,基础货币(央行负债)对应的资产变动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动是一种准财政行为,美联储量化宽松购买国债直接降低了政府的融资成本,中国央行的政策性再贷款或者本世纪头几年购买外汇是一种间接的财政行为,增加了政府调控资源的能力。本质上讲,货币供给有两个来源,财政和金融。
如果央行数字货币只是替代现金,既不影响金融,也不影响广义的财政(央行资产负债表不变),广义货币/流动性资产总量不变,宏观影响有限。但是如果支付利息,则会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而这个扩张是央行直接与非银部门交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直接。在这种情况下,数字货币在央行资产端对应的是什么呢?首先应该是生息资产,因为数字货币要付息,虽然央行的目标不是赚钱,但亏损则可能影响其独立性。
生息资产可能包括政府债券、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外汇资产等,和传统的模式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资产变动不大。政府债券对应的是财政政策。对金融机构再贷款既可以是准财政行为,有特定政策考虑比如中国央行前几年的棚改再贷款,也可以是一般性对金融机构再贷款,通过银行信贷投放货币,本质上是金融行为。
从电子货币/稳定币的角度来讲,Facebook计划的Libra一开始只是支付手段,但未来的发展大概率延伸到金融。货币的历史告诉我们,支付手段促进金融。黄金一开始只是支付手段,后来一些人把黄金存在金匠那儿,获得存款凭证,金匠把黄金借出去,就是金融中介,再后来存款凭证没有****的黄金支持,就类似现代的部分准备金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产生的大数据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信贷抵押品的依赖,促进普惠金融,是数字经济下支付促进金融的例子,如果出现吸收存款的行为,那就是信贷创造货币了,和银行没有区别。
金融结构
央行数字货币是否付息对金融结构有重要含义。如果付息,央行数字货币相当于银行存款,部分人会把银行存款转化为央行数字货币,银行信贷受到挤压,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争议,有人担心影响金融稳定。但换一个角度,全球货币体系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由于政府信用担保货币,导致信贷的过度扩张,带来金融不稳定风险。央行发行付息数字货币,实际上是降低银行信贷创造货币的动能,改善金融结构。
如果央行数字货币不支付利息,只取代现金,对银行的影响小,但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可能有挤压。直观来讲,私人部门的电子货币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很有效,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必要性不明显。但如上所述,支付延伸金融,一旦相关的支付体系具有系统重要性,就有如何限制其可能的负外部性问题了。
另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产生大数据,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大数据到底应该是公共部门所有,还是私人部门所有,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就数字经济讨论的一个热点。一个内在矛盾是,数据库越大其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就越大,促进创新的作用越大,但单个平台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所形成的垄断,就可能阻碍未来的创新了,垄断产生的收益也加大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
总之,数字货币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公共政策问题。全球范围内这是一个热点问题,还有很多争议,如何既保护私人机构的创新动能,又维护公众利益,是政策部门和业界共同面临的挑战。未来的演变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有重大含义,值得我们作为市场参与者高度关注。
以上就是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理解含义,不知道大家看完上面的内容之后,对于央行数字货币有什么看法?
免责: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南方经济网原创或编译,转载注明“来源:南方经济网”和文章作者,南方经济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标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南方经济网立场。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声明:阁下应知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仅供参考,不能做为投资或行为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关文章
资讯
- 1周前
电通数码人事突变!某汽车企业新车服务团队全员被“离职”
- 2020-12-25
广州新界域国际街1850体验中心今日盛大启幕
- 2020-12-11
豪掷千万级福利,胡轩抖音豪横直播的底气是什么?
- 2020-11-18
中石化广州石油开展“五常大米体验官” 节约粮食宣传活动
- 2020-11-16
各电商成交总额逾7000亿 双11又让世界"惊掉下巴"
- 2020-11-16
腾讯"全民K歌"涉色情低俗被顶格罚款 30天内整改
- 2020-11-13
日本航空业“正经历严冬” 多途径求生存
- 2020-11-12
线上线下推动消费升级 "双十一"见证消费加速回暖
- 2020-11-11
“污”名远播:美国人均塑料垃圾量世界第一 英国、韩国居二、三名
- 2020-11-10
进博会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成为吸引外资集聚地
- 2020-11-04
各国参展商热情只增不减 纷纷点赞中国经济新活力
- 2020-10-27
全日空航空母公司预计本财年将出现史上最大亏损
- 2020-10-21
雪松控股张劲:在新发展格局中民营企业应主动担当
- 2020-10-20
景德镇陶瓷大学:演绎“泥与火的传说”,开启光辉新征程
- 2020-10-19
超临界微粒制备技术产业化 “普萃特医”异军突起
原创
荐读
-
美国经济复苏动能减弱 债务危机风险升高
近期,美国多项经济数据不如预期,显示出美国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抬头影响下复苏步伐放缓。而随着封锁措施的进一步扩大,经济受冲击程度将愈发明显。经济复苏步伐放缓 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私人部门新增就业人数大幅收窄,至36.5万人,远低于道琼斯经济调查预估的60万人,更低于9月份实际新增的75.3万人的就业...
-
银保监会:把所有金融科技活动纳入到统一监管范围
中新网11月6日电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刘福寿6日表示,银保监会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到统一的监管范围。国新办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金融机构合理让利落实进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针对影子银行、金融科技等的风险防范,刘福寿表示,银保监会很重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他介绍,从2017年起,...
-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督促上市公司规范使用募集资金
据中国政府网 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