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装进美丽银行 分类投放焕广州新颜值
- 金羊网
- 2019-08-20 09:49
越秀区都府社区设置的“垃圾分类小天使”语音广播器
从全业态试点到全方位覆盖,广州垃圾分类10年磨出“新样板”
统筹/金羊网记者 李焕坤 刘云
文/金羊网记者 李焕坤 刘云 甘韵仪 张豪 宋昀潇 丁玲 柳卓楠 梁怿韬 实习生 张艺璇
图/金羊网记者 陈秋明
十年磨一剑,再创新辉煌。8月15日,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积淀10年的广州,出台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1年,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以上,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8万吨/日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意味着广州垃圾分类从全业态试点走向全方位覆盖,在新时代迈向新征程。
10年前,各大城市在垃圾分类上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状态,广州借助全业态的试点探索垃圾分类的方式方法。其中包括,针对机团单位、部队、餐饮、小区、学校、酒店、宾馆、办公场所、商业中心、交通物流站、农村、园林绿化等领域量身订制了12项工作指引,指导各场所建立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在越秀区等6个区的22条街(镇)全面推进示范片区建设,积极创建600个精准分类样板居住小区(社区)。
10年来,从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到全国率先推广“定时定点”模式,再到开出全国首张垃圾分类个人罚单,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全国首批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名单,要求到2020年底,46个试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垃圾分类在全国掀起浪潮,成为公众热门新话题。广州依靠基础积累和先行优势,出台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3年行动计划。计划指出,广州将突出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关键环节,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投放水平、规范分类收运、加快设施建设、推进资源化利用,建立完善具有广州特色生活垃圾分类体系;通过城乡全域同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全方位覆盖;通过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宣传活动等引导全社会参与。
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印发,广州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广州样板”,正努力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有力支撑。
(李焕坤)
越秀区都府社区设置的全区首个误时智能分类垃圾桶
越秀区白云街广九社区的“垃圾分类小屋”
全城特搜
在先行先试的10年里,广州垃圾分类涌现出了一批社区示范、农村示范。典型示范为广州垃圾分类继续走在前列提供了宝贵经验。
A 社区示范:智能化 精细化
越秀都府社区:
智能设备让垃圾对号入座
每天早上,越秀区都府社区的阮姨拎着两袋垃圾,走到小东营文化广场的智能垃圾回收箱前,轻松熟练地分类投放垃圾。在餐厨垃圾回收箱前,她将餐厨垃圾倒入餐厨垃圾箱时,特意把装餐厨垃圾的塑料袋取出,投到了其他垃圾垃圾箱内。这样分类的习惯,阮姨坚持了几年。
“这段时间,垃圾投放点都设置了‘垃圾分类小天使’进行语音广播,市民一靠近投放点,这个装置就会发出各类提示音。”阮姨介绍道,她所在的社区垃圾投放点,在之前配置的洗手盆、洗手液、擦手纸等便民服务设施基础上,又增添了智能设备,便于街坊们根据提示音让各类垃圾对号入座。
(刘云)
天河穗园小区:
定时定点提高投放精准度
今年6月起,穗园小区作为天河区第二批垃圾分类样板小区之一,全部楼宇楼层撤桶工作完成。记者走访看到,该小区共设置七个“定时定点”生活垃圾收集点,一个误时投放点,定时定点时间段为上午7时到9时、晚上7时到9时。该小区共配置240升的其他垃圾桶约60个、餐厨垃圾桶14个、有害垃圾桶4个、可回收物桶10个,基本满足穗园小区1872户住户需要。
穗园小区坚持垃圾分类运输,确保“桶车一色”。据统计,目前穗园小区每天产生的其他垃圾由原来的85-90桶减少至70-80桶(约2.5吨),餐厨垃圾由原来的1-2桶增加至5-6桶(约0.5吨),可回收物由原来的0.25吨增加至0.35吨;每月产生有害垃圾约1.5桶。
小区居民梁先生说,“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减少了垃圾滞留时间,提升了楼层的环境;楼道也不再有杂物堆放,消除了消防隐患;同时,也有利于从源头上监督垃圾分类,有效提高分类精准度。
(刘云)
增城碧桂园小区:
智慧环卫助力垃圾分类
“刷卡开箱、分类投放、自动称重、积分入账……”在增城区荔城碧桂园小区,不少居民正在智能垃圾桶前按操作流程有序分类投放垃圾,一种“智慧环卫+垃圾分类”的新型垃圾分类模式已悄然走进小区居民的生活。
2017年,荔城碧桂园小区正式推行智能垃圾分类,原本每栋居民楼门前的120升垃圾桶逐渐撤离,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分类垃圾箱。同时,该小区通过在社区设立积分兑换垃圾袋一体机、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可回收垃圾分类箱等智能分类设备,对居民垃圾分类投放行为进行了信息化管理。
荔星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健文介绍,为了推进全民开展垃圾分类行动,小区还推行了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免费领取,垃圾分类投放积分兑奖等方式,激励小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宋昀潇)
B 农村示范:回收制 激励制
花都锦山村:
餐厨垃圾变身种植肥料
2017年,花都区赤坭镇锦山村作为广州垃圾分类试点村,结合本村种植经济农作物特色,在全村推行“干湿”分类投放,餐厨垃圾就地沤肥处理,形成“厨余垃圾不出村”,其他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锦山村每天产生4-6桶餐厨垃圾,每桶大约80公斤,经分类后运到树林内的沤肥点,共有80多个沤肥坑。将餐厨垃圾倒进沤肥坑,添加石灰和营养土,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化身为有机肥料,为当地村民种植果树和其他农作物提供肥料。
除了餐厨垃圾处理,锦山村还设置了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仓库,促进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每月的10日、20日、30日是锦山村的资源回收日,每家每户可把可回收物送至临时存放点进行现场交易,由资源回收公司统一回收处理。
试点后,该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率100%,投放准确率达70%以上,村容村貌改善明显。(宋昀潇)
从化西塘村:
积分兑换让垃圾“增值”
近日,从化区西塘村开设了全省首个“美丽银行”,利用智能科技新方式倡导垃圾分类,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并通过连接公益慈善资源,让垃圾分类“增值”。
“美丽银行”除了设有四类垃圾收集箱外,还设置了兑换机。兑换机里存放着垃圾袋、饮料、食物、日用品等。
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美丽银行”的银行卡其实是一张垃圾分类积分卡,每张卡都有一个二维码,载入了村民的基本信息。村民到“美丽银行”可通过扫二维码,把垃圾投放到垃圾分类箱、回收箱进行积分。
“一开始,我们按照每户一张卡的标准,给西塘村村民派发了银行卡。每天,村民都可以拿着卡到银行投放垃圾。”西塘村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村垃圾投放还建立了明确的积分制度,村民可自行到兑换机进行物品兑换。
(张豪 李烨威)
番禺新水坑村:
制度规范村民垃圾分类
2017年9月1日,新水坑村作为番禺区首个垃圾分类试点村,开始全面推广垃圾分类。该村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成立新水坑村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书、村主任任组长,发动全村上下力量强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已投入约230万元。
“像守家业一样,守住美丽乡村。”新水坑村村支部副书记陈灼坚介绍,新水坑村吸取过往的经验与教训,除了撤去各家各户门口的垃圾桶,改为统一规划108个垃圾分类收集点外,还培育了一支村民队伍参与村容治理。
2017年11月,该村首批“垃圾分类督导员”上岗。每天早中晚,“督导员”都会到岗,巡查一线,指导垃圾分类。新水坑共有三千多栋建筑物,每栋建筑物门口也都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牌。
去年3月,新水坑村通过村民大会,表决通过了最新版村规民约,用整整一章的内容,将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管理制度写入其中,明确保持良好的村容环境卫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是全体村民的共同责任,每一位村民都有管理村中卫生的义务。 (甘韵仪)
现场直击
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增强
垃圾分类成为民生热点话题。近期,羊城晚报记者实地探访,对话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志愿者,了解了广州垃圾分类的一线情况。
8月19日18时,正是投放垃圾的高峰时段,记者在海珠区素社街道万寿雅苑小区,见到了正在进行垃圾分类督导的环卫工人肖小花。“每天早上7时至9时,下午6时至9时,我在这里督导大家垃圾分类”。肖小花表示,自8月12日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工作以来,小区居民已经有很强的垃圾分类意识。
恰巧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前来投放垃圾。“垃圾分类好啊!很干净!”老人告诉记者,他从小区门口的垃圾分类宣传板上,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每天都按要求投放。
在海珠区南华西街万科金域华庭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黄骁佳也正在对居民进行垃圾投放指引。
“过去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投错率较高,比如不少居民会将牙签、纸巾等体积较小的其他垃圾与餐厨垃圾混装在一起,但通过督导员的耐心讲解,现在情况已经大有好转。”黄骁佳表示,该小区有400户居民,垃圾分类督导实行首日投放准确率约50%,之后逐渐提高到了70%。
另据黄骁佳介绍,虽然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部分居民有些抵触,但大家正逐步向好。“我平时也会让家人做好垃圾分类,女儿还会唱垃圾分类的粤语歌。”黄骁佳说。
(柳卓楠 丁玲)
市民建言
建议垃圾处理差异化收费
广州市民秦:
垃圾分类宣传要让市民了解更多垃圾分类的好处,让市民了解垃圾回收后如何处理,可回收垃圾如何再利用等,从而加强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广州市民白先生:
对于垃圾的分类有时实在分不清,希望加强垃圾分类精细化的同时,也加强垃圾分类便捷化,建议以后商品包装上清楚地标示该商品使用后属于哪一类垃圾。
广州某高校教师费老师:
垃圾分类可从校园抓起,有罚也有奖。可在校园内设监督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对志愿者和未落实垃圾分类的同学进行奖罚,增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从而带动其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
广州市民戴先生:
垃圾分类要从经济、社会、法律多层次考虑,分区域推进。同时,分类要尽量的简单易行不可太复杂。建议对分类做得好与分类做得不好的区域在垃圾处理费上实施差异化收费。
(李焕坤 张艺璇)
数说成效
●每日回收再生资源7550吨:
广州垃圾分类实施三项经济激励配套政策,垃圾源头减量成效显著,实现每天分类回收再生资源7550吨左右。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广州全市共设垃圾收集点约1.47万个,分类收运车辆约2400台,分类运输线路约810条;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厂6座,卫生填埋场5座,餐厨处理项目1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垃圾分类样板居住小区600个:
广州在越秀等六个区的22条街(镇)全面推进示范片区建设,积极创建600个精准分类样板居住小区(社区)。其中60个样板小区达到优秀标准、6所学校成为省级垃圾分类教育基地、12家市级垃圾分类样板医院、178家宾馆垃圾分类示范效果明显。
●今年宣传动员活动已达3322场:
广州每月持续开展“四进”“全民行动日”“城管家园”等系列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宣传动员活动达到3322场。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单位18904次,发出整改通知书2425份,行政处罚205宗,罚款金额8.68万元。
免责: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南方经济网原创或编译,转载注明“来源:南方经济网”和文章作者,南方经济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标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南方经济网立场。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声明:阁下应知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仅供参考,不能做为投资或行为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关文章
资讯
- 2周前
戛纳电影节再现童颜女神张林超
- 2周前
农发行中山市分行开展2023年案防案件处置应急演练
- 2周前
农发行中山分行开展夯实安全基础,筑牢安全防火墙消防安全宣传
- 1个月前
云集精密加工及材料新科技,小电机磁材展,粉末冶金先进陶瓷展及传感器展亮点盘点
- 1个月前
尚高子公司"心梗5分钟检测试剂"通过了中国药监部门的质量检查
- 2个月前
农发行东莞市分行:发放4887万元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 2个月前
农发行东莞市分行累放6.58亿元贷款,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 2个月前
芳华绽放,爱在农发行 ——农发行东莞市分行喜迎三八妇女节
- 3个月前
宠物市场表现活跃 波奇网赋能中国宠物生态
- 2022-12-28
助推投资发展,壮大投资行业 心合联盟,正确的选择
- 2022-12-14
OEKO-TEX认证:赋能家纺产业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力量
- 2022-12-09
紧跟时代潮流,正规购物平台壹点好购app
- 2022-11-29
北京奔驰与宝钢股份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 联手打造绿色钢铁供应链
- 2022-11-23
壹点好购助力传统企业大变革
- 2022-11-01
《FIFA世界杯徽宝双玺》面世,中国文化不断向世界传播
原创
荐读
-
“社牛”魔方,成为北京品牌畅行全球的“魔力”
6月24日,北京汽车年度战略车型魔方“官宣”预售,全系6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10.29-15.39万元,同时,北京汽车为此次预售提供了6大福利彩蛋,并联手人民电竞发起北汽魔方杯·人民电竞超级联赛王者荣耀挑战赛,引爆细分市场的全面期待。不仅如此,7月,魔方国内上市后,还将迅速进入海外市场,成为北京汽车国际销量连年递增的重要驱动力。数据显示...
-
以算力构建未来 2022广电五舟信创生态赋能大会在穗开幕
在数字时代对算力需求大幅增长的信创产业环境下,为更好地共筑信创产业生态圈,6月17日,以“智算新生态,五舟创未来”为主题的2022广电五舟信创生态赋能大会在广州盛大召开。本次峰会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汇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业界精英,以及众多产业生态链合作伙伴,围绕智能算力新趋势、共建新生态价值体系、算力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元宇宙应用展...
-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中山启动,全城打造沉浸式体验“非遗嘉年华”
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中山)暨石岐龙舟文化周在中山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中山市人民政府石岐街道办事处、中山市小榄镇人民政府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