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然发动金融战 美国将得不偿失
- 大公报
- 2019-08-18 17:01
目前市场上担心的是美国可能会对中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实施金融制裁,压迫人民币升值,甚至推动IMF共同对中国施压,对中国发动“金融战”
8月初,美国突然给中国扣上了“汇率操纵”的帽子,似乎有些出人意外,但细想来也在意料之中。多少年来,迫于客观现实和尚存一些理性,美国只是让中国上了“汇率操纵”的观察名单。而在贸易谈判中,中方坚守底线不退让的情形下,美方无计可施,终于非理性地祭出了金融招数。
接下来引人关注的问题是,美国给中国扣上“汇率操纵国”帽子后会怎么做。美国认定中国“操作汇率”引用的是《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这一法案并未明确规定纠正和惩罚性措施,只是要求美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发起双边谈判或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平台进行磋商。目前市场上担心的是美国可能会对中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实施金融制裁,压迫人民币升值,利用全球支付系统、国际评级公司一起打压中国,甚至推动IMF共同对中国施压,对中国发动“金融战”。
施压人币升值难成功
中国在美国有一系列商业存在,主要是金融机构、企业和资产等,在美国的中资商业银行经营,涉及很多与本地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交易,美国对中资金融机构制裁打压对其自身必然有反弹效应。因为中资金融机构在美国有一定的经营规模,中资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波动,必然会影响到美国金融业、金融市场及其他相关的行业。事实上,中资金融机构在美国经营遵守法规,如履薄冰。虽然近年来有些不合规事件,但比起其他国家来说,还算是比较少的,要找出中资金融机构的不合规问题并不容易。而无理打压则缺乏法理依据,中资金融机构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美国可能会以多种理由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采取措施,比如除名和退市之类。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有百余家,总市值约1.2万亿美元。如果美国采取很大的动作,必然引起市场震荡。美国是以资本市场作为主要融资场所,资本市场规模巨大,对融资具有十分重要影响,对美国经济运行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举措可能会对美国资本市场自身带来伤害,美国不得不认真地掂量掂量。
美国在中国也有商业存在,如果贸然对中国在美国的商业存在采取极端非理性的所谓制裁,必然会使美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暴露在中国的反制裁风险之中。截至2018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达七万多个,实际投入资金852亿美元。2018年新设立项目同比上升30%,合同金额同比上升100%。2018年末,美国在华金融机构包括主要商业银行总资产约在400亿美元以上。尽管规模相对有限,但重要的机构一旦出现较大风险同样会重创美国商业银行体系。
鉴于具有很高的进出口份额和快速发展的对外投资,以及对外收支70%都采用美元,加上2018年中国拥有7.3万亿美元的国际金融资产,中国所涉及的美元收支2018年已达到4.8万亿美元,应该是全球美元收支中最大的份额之一。近年来人们比较关注的是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结算体系中的份额,实际上美元收支中相当部分是中国经济所为。已有的分析较多地将关注点放在美国掌控支付体系对中国不利的方面,但中国体量巨大的“规模效应”反过来是不是美方也应忌惮的呢?一旦最大规模的份额脱离全球美元支付体系对该体系究竟是福是祸?笔者认为,美国要强行将中资金融机构与美元体系脱鈎,必然会给美元体系带来剧烈震荡,损害全球美元体系的稳定,必将给正在逐渐趋弱的美元体系以致命的重击。
施压人民币升值可能成为美国当下的一种重要举措。经过一年多的贸易摩擦,美国似乎感觉到如果人民币不升值,仅靠当前关税措施要想把整个中国外贸打垮并非易事,所以想要效法当年对日本的做法,逼迫人民币大幅升值。但问题是今非昔比,人民币能不能升值,会不会升值,不会听从美国的指挥棒。时至今日,美国不可能再主导类似广场会议的多边机制来迫使人民币升值。当年广场协议之后美日德英法五国央行同时在市场上抛出美元买入日圆,现在还有谁会跟着美国一同起舞、亦步亦趋呢?
汇率操纵质疑不成立
市场上有一种担心,认为美国会利用穆迪和标普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评级公司,大幅下调中国的主权评级和企业的信用评级,以打击中国的主权信用,大幅提高中国的国际融资成本,恶化中国的海外融资环境。笔者认为,除了极个别的美资著名国际评级公司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随美国政府的指挥棒起舞之外,其他的国际评级公司美国应该指挥不动。近十年来,主要国际评级公司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国经济带有较大偏见的观点,修正和改进了中国经济分析模型,比较客观地观察和评价中国经济,所做的评级结果总体上比较接近中国的实际;相对过去来说,现在的评价比较公允和中肯。这种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评级公司是依靠信誉经营的,那种极端非理性、不公正的评级将会毁掉评级公司长期积累起来赖以生存的信誉。再说中国已于近期对国际评级公司开放了境内评级市场,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谁会冒被禁入的风险去干这种有损于一世信誉的傻事呢?
美国想要借助IMF来施压中国恐怕是一厢情愿。IMF不是美国政府的执行机构,但作为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全球金融体系的支柱之一,IMF长期受美国的影响。但近年来已时过境迁,IMF的独立性大大增强,美国已经指挥不动IMF。IMF刚换了总裁,虽然政策可能会有些变化,但美国也无法再度完全左右这一机构。IMF毕竟是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维护国际金融秩序是IMF的责任。美国这种失去理智、胡乱给人扣帽子的做法,肯定不会得到IMF的支持。事实上,美国给中国扣上“汇率操纵”的帽子之后,IMF没有迟疑,在近期报告中迅即明确表态,认为没有依据可以证明中国操纵了汇率。
诚然,美国在金融方面具有一系列优势,在国际金融博弈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但就某种意义上看,庞大的金融体系也是美国的负担。金融领域较为敏感,风险特征明显,“羊群效应”、“蝴蝶效应”等都是金融市场风险特征的形象写照,金融摩擦展开的杀伤力将明显大于贸易摩擦。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必将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重创处在周期性转折的敏感时刻的美国经济。对于那些中小国家来说,美国的金融优势是绝对的。处置这些小变量对全球美元体系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金融体量巨大且与美国有着十分密切经济关系的国家来说,随意制裁必将带来严重后果。中美在金融领域内同样是高度相互依赖的。美国资本市场和全球美元体系是美国经济的重中之重,打击和切割中国在美国金融业的商业存在,必将重创美国资本市场和全球美元体系,从而加快其衰落的过程。这应该是美国朝野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美国给中国扣上“汇率操纵”的帽子,并非是金融战开打的信号。毋庸置疑,美国抑制和打击中国的险恶用心不会轻易转变。但鉴于金融具有明显的风险特征和中国经济的体量与质量,美国在金融领域不得不投鼠忌器,难以像对待那些中小经济体那样肆无忌惮地采取所谓金融制裁,而采取局部的低烈度制裁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有关方面应未雨绸缪,加紧研究应对预案。根据中国的实力和国际经济条件,中方不应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信;仍应以防守反击为主、前瞻预防、冷静应对、见招拆招。在金融领域反击美国所谓制裁,中国依然有底气。
作者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免责: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南方经济网原创或编译,转载注明“来源:南方经济网”和文章作者,南方经济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标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南方经济网立场。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声明:阁下应知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仅供参考,不能做为投资或行为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关文章
资讯
- 2周前
戛纳电影节再现童颜女神张林超
- 2周前
农发行中山市分行开展2023年案防案件处置应急演练
- 2周前
农发行中山分行开展夯实安全基础,筑牢安全防火墙消防安全宣传
- 1个月前
云集精密加工及材料新科技,小电机磁材展,粉末冶金先进陶瓷展及传感器展亮点盘点
- 1个月前
尚高子公司"心梗5分钟检测试剂"通过了中国药监部门的质量检查
- 2个月前
农发行东莞市分行:发放4887万元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 2个月前
农发行东莞市分行累放6.58亿元贷款,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 2个月前
芳华绽放,爱在农发行 ——农发行东莞市分行喜迎三八妇女节
- 3个月前
宠物市场表现活跃 波奇网赋能中国宠物生态
- 2022-12-28
助推投资发展,壮大投资行业 心合联盟,正确的选择
- 2022-12-14
OEKO-TEX认证:赋能家纺产业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力量
- 2022-12-09
紧跟时代潮流,正规购物平台壹点好购app
- 2022-11-29
北京奔驰与宝钢股份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 联手打造绿色钢铁供应链
- 2022-11-23
壹点好购助力传统企业大变革
- 2022-11-01
《FIFA世界杯徽宝双玺》面世,中国文化不断向世界传播
原创
荐读
-
“社牛”魔方,成为北京品牌畅行全球的“魔力”
6月24日,北京汽车年度战略车型魔方“官宣”预售,全系6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10.29-15.39万元,同时,北京汽车为此次预售提供了6大福利彩蛋,并联手人民电竞发起北汽魔方杯·人民电竞超级联赛王者荣耀挑战赛,引爆细分市场的全面期待。不仅如此,7月,魔方国内上市后,还将迅速进入海外市场,成为北京汽车国际销量连年递增的重要驱动力。数据显示...
-
以算力构建未来 2022广电五舟信创生态赋能大会在穗开幕
在数字时代对算力需求大幅增长的信创产业环境下,为更好地共筑信创产业生态圈,6月17日,以“智算新生态,五舟创未来”为主题的2022广电五舟信创生态赋能大会在广州盛大召开。本次峰会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汇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业界精英,以及众多产业生态链合作伙伴,围绕智能算力新趋势、共建新生态价值体系、算力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元宇宙应用展...
-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中山启动,全城打造沉浸式体验“非遗嘉年华”
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中山)暨石岐龙舟文化周在中山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中山市人民政府石岐街道办事处、中山市小榄镇人民政府承办...